思政课建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概况 > 学院介绍 学院介绍
范昕:关于“如何上好思政课”的三点意见
2017年05月23日 17:33 文/思政部 范昕 点击:[]

一、“正心诚意”,先做好思政教师自身的思想建设。
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。要上好高校思政课,首要前提还是看教师自身思想建设的强大“内因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:“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”,深刻阐释了高校教师自身思想建设,对更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、履行好党交给的神圣使命的重要意义。上好思政课,首先取决于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想上真正做到“正其心,诚其意”,树立把工作不仅当成谋生手段,而是作为涉及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崇高事业,是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,是与西方世界意识形态竞争和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;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,树立起强大的“竞争意识”、“使命意识”、“阵地意识”。只有思政教师自身觉悟过硬、态度端正,才是攻克教学中一切“技术性难题”的思想前提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“我们正在进行着许多有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”。其中,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国际竞争正是题中应有之意。当今世界,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其思想政治工作,在意识形态上吸引人民、争夺青年人的思想,并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,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利用其经济优势,以更加隐蔽、更加易于接受的方式吸引着青年人的心。思想政治教育本是我党政治优势,如果在今天,我们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失于懈怠,没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思政课做到对同学们“入脑入心”,就等于是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竞争失败,没有完成党和国家托付的神圣使命,就是丢掉了自己的阵地。我们必须以强大的政治责任意识,先武装教师的头脑。

二、“格物致知”,悉心研究学生的时代特点,使思政课“有的放矢”。

“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”,因而思政教师必须要“格物致知”,密切接近所教育对象,深入了解其所思所想,把握其时代特点。我们绝不能还用教育“70后、80后”的方法不加改变地用于“90后”,成长于田野自然、电视纸媒的大学生和成长于“互联网+”、“微时代”的大学生,在知识结构、思维方式、生活习惯、意志品质等方面多有差别,其差异性决定了我们思政课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须与时俱进,这不难理解;同时,也不能因其差异性,就忽视了其共性,那就是一切青年都有对美好新奇事物探索的渴望,对“优质”课程的期待,对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意见的包容,对在同学面前“显才露脸”的要求等等。思政课要吸引人,思政教师必须不能与学生“隔心”——即常用批判、鄙薄的态度,居高临下地认定大学生“不读书”、“理论素养低”等;反过来大学生厌恶思政教师满堂灌空洞理论,把自己科研论文内容学术化地放进课堂教学……要知道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等,在延安更多面对的是大字不识、更罔谈“理论素养”的农民士兵,却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得满场掌声、笑声一片,那些既体现了革命家对授课对象的体察了解、强大的思想理论深度、表达方式又符合对象口味“有的放矢”的教学思想,是我们后辈值得好好琢磨领悟的“活教材”。我在自己课堂教学中尤为注重不照本宣科,教材交给学生下面看,课上主要用教师强大的理论素养,解答学生看到听到的现实疑难,上一堂“有深度,有趣味,有解渴”的思政课,长久下来,喜爱我学生戏称我为“草滩名师”:“草滩”表彰踏实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,不故作威严;“名师”则是肯定此老师有深邃扎实的理论功底,授课有学者风范。

三、“下绣花功夫”,凝练引人入胜的思政课教学方式、方法。

要上好思政课,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具体的、直观的教学过程,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,需“下绣花功夫”,仔细推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、方法。不仅要站在学生接受的视角上,反复推敲凝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、系统性、典型性,还要选取那些学生过去知道一点,却认知不系统、不深刻的事件、史实、知识点,作为授课“抓手”,将一系列问题彻底谈深谈透,给学生以“恍然大悟”的吸引力,并产生举一反三的兴趣;内容筛选宜紧扣教材,而不拘泥于教材,把教材当作作业留给学生并配以相关书籍和影视推荐,学生再听课时会带满问题来与老师“求知”,增强教学的效果。在教学方式、方法上,不宥于普遍采取的“多媒体”、网络等手段活跃课堂,而是要真正下大气力斟酌推敲每句话、每个概念和事例的使用语言词汇的准确的、生动性等,精心打磨“精彩每课”,必须“下绣花功夫”。“以文化人”的“文”,从字源学讲即“纹理”的“纹”,就是指“形式美”,对当代媒体视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来说,“形式”的美感,语言的生动活泼,声调的抑扬顿挫,教态的潇洒风度,是引人入胜的重要方面,不可小视。

上一条:思政部举行“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”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:深入推进“两学一做” 积极迎接审核评估

Baidu
sogou